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新书介绍 图书中心 公司发行 投稿中心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新书信息 >> 更多
……
图书评论 >> 更多
禅的世界(世界著名佛教大师圣严
大藏经精华——圣严法师讲佛经(
生命之旅(轻囊致远、净心行久、
楞严经讲义(南怀瑾大师极为推崇
天台宗讲义(近代佛门泰斗谛闲法
新书推荐 >> 更多
  图书中心
朱光潜谈美
浏览次数:1521 发布时间:2012-12-12 07:01:18

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谈美学

畅销八十年,一版再版的最佳美学入门书

净化人心,美化人生的杰作

慢慢走,欣赏啊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作有《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论》、《朱光潜全集》等。

 

内容介绍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本书一经出版,很受读者欢迎,值得认真阅读与领会。

 

评论

朱光潜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成就最大,知识最为渊博的美学家兼翻译家,著作等身,每次读他的书都有不少收获。

    朱先生有不少煌煌大著,但也有很多经典的通俗性的大众读物,这些书不仅在解放前深有影响,就是在时下也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朱光潜谈美》、《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等。

    时人对美的理解,大多把它等同于琴棋书画等高雅的行为,似乎只能成为我等俗人心向往之的高高在上的理想,只能欣赏,在生活节奏紧张的今天无暇多顾,更不用谈创造美了。但看了本书,我的观念改变了。

    其实美和美感充斥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朱光潜先生开篇就把人生的态度分为三种:科学的、实用的、美感的。拿古松树来说,在科学家眼中,看到的是松树的属类、茎叶、阳光、水分等特征,这是一种客观的态度。而在木材商眼中,看到的则是桌子、椅子、屋梁之类的实用的东西。在画家的眼中,松树成为一独立自足的世界,他的内心没有欲望和意志,没有推理、因果,松树以外的世界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纯然是一种直觉。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科学的态度求真,实用的态度求善,美感的态度求美。

   朱光潜先生以这三种态度的划分开篇,接着阐释了艺术与人生、美感与快感、美与自然、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创造与模仿、天才与灵感等重要问题,最后归结为人生的艺术化。

    朱先生揭示的这些问题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但美和美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又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本书何以成为经典名著,畅销80年,始终能吸引人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深度发掘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了解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才能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了解。

   近代以来,中国屡被列强欺凌,如何才能摆脱挨打的局面,始终成为士大夫与知识分子心中之痛。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一代人以为中国与列强的差距不过是器物的差距,中国的礼仪等精神文明远胜于西方,只要中国学西方的器物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足能改变落后挨打的状况。不料甲午一战,中国一败涂地,连小日本都不能战胜,割岛赔款,大大地震惊了朝野,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一代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器物的落后,根源上是制度的落后,于是他们积极推动变法维新,但时日不长,就被慈禧太后等守旧势力扑灭了。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变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靠统治阶级内部自动变革已不可能,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才能建立共和民主的政体,于是不懈地进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推翻了清政府。袁世凯当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但此后几年,他提倡尊孔读经,积极复辟帝制,并于1916称帝,辛亥革命的理想也破灭了。但它却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做进一步的思考。

    陈独秀等知识分子认识到不从文化上变革,光想改变制度是不行的,于是兴起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在五四时期达到高潮,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青年学生及至后来的共产党人,使他们认识到要变革不仅要从制度上变革,更重要的是要从文化上变革。文化上如何变革呢?当时有主张自由主义的,有主张无政府主义的、第三条道路的,但主导的思潮还是共产主义的。最终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因为很多革命者都是五四时期的活跃分子,文化的变革在他们的脑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朱光潜先生出生于1897,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他的青年时代,他不能不受此影响。他曾于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33年学成归国。

   本书即写成于1932年,而此时日本已侵占东三省、轰炸淞沪,民族已危在旦夕,但更令朱光潜先生伤心的却是有些青年朋友已惨死,有些人因天灾人祸而废学,而有些人拥有高官厚禄,有些人正在忙于高官厚禄。救国救民非常迫切,如何才能救国救民呢?在此危急时刻,还能谈美学吗?

朱光潜说:

    谈美!这话太突如其来了!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年头,我还有心肝来“谈风月”么?是的,我现在谈美,正因为时机实在是太紧迫了。朋友,你知道,我是一个旧时代的人,流落在这纷坛扰攘的新时代里面,虽然也出过一番力来领略新时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许多旧时代的信仰。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由此可见,朱光潜先生谈美就是希望通过怡情养性,从根本上改变人心、净化人心,从而达到彻底地美化人生,改造社会的目的。因此他提倡艺术化的生活。人生是多方面和谐的整体,分析起来,可分为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但完满的人生却是这三者的平衡发展。朱光潜先生提倡过的艺术的生活,其实就是本色的生活,因此要反对两种人,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因为俗人缺乏本色,伪君子掩盖了本色。他们都是生活中的伪君子,缺乏道德良心。

艺术的生活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善有所依赖而美无所依赖,善是外在的,美是内在的,但至高的善也是一种美。艺术的生活也是情趣丰满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愈美满。要过情趣化的生活,就要懂得欣赏,作者最后说: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

  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在中国人告别习用语之下加上三个字奉赠:

“慢慢走,欣赏啊!”

    朱先生就是希望中国人能少几分功利,过上艺术化的无所为而为的生活,从而从根本上净化人性,美化生活。这样美并不是我们生活之外的高不可攀的东西了,美就在生活之中,本真的生活就是美的。

公司简介
Copyright http://www.huahuicm.com Reserved
北京华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